羅田縣白廟河鎮外婆橋循環農業示范區轄付家廟、眠牛地、潘家灣、楊家廟等四個村,示范區以生態循環為核心,著力打造新型多層次循環農業生態系統,以現代農業為基礎,兼顧發展鄉村旅游,利用片區各村不同的發展定位和方向,通過建設不同的旅游集散點,打造休閑農業、體驗農業、觀光農業循環線。本期的記者走基層,一起走進付家廟村,看看生態循環農業是怎么回事。
剛走入外婆橋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看到公司副總經理瀟灑正在布置當天的羊肚菌采摘工作。
在羊肚菌大棚里,一個個棕褐色的羊肚菌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在忙著采收成熟的羊肚菌。
從2016年到2022年,6年的創業之路,而今外婆橋已經發展成了以生態循環為理念的綜合性生態農業旅游觀光示范區。
外婆橋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丁顯清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做文章,把我們原有的一產這一塊兒做起來,再把我們二產三產做起來,讓外婆橋打造成一個真正意義上面的全產業鏈循環農業的一家公司,從而把更多的當地農副產品推出去,另外利用這個好的環境,讓更多的人愿意來到我們外婆橋這個地方做客。
外婆橋生態農業的引入不僅為付家廟村注入了發展產業的新動能,村企共建的新模式也有效突破了基層發展思維局限、致富能力不強、集體經濟薄弱、產業渠道不暢等瓶頸,實現了“村企聯盟,合作共贏”。
白廟河鎮付家廟村黨總支書記張伯:第一個從塆容塆貌,通過村企共建整治塆落,整治村周邊的環境。第二個就是外婆橋來了以后,帶動了我們整個產業的發展。目前水產養殖達到了500畝。第三個,就是羊肚菌有1000多畝,每畝大概在3萬塊錢左右。第四個,就是帶動農民增收。農民除了土地流轉以外,每年在這里務工達到了兩百多萬的工資。
如今,白廟河鎮整個循環生態農業片區正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向著生態美、產業強、環境優的大別山地區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區、鄉村振興樣板區、村企共建引領區建設不懈努力。
白廟河鎮黨委書記張鑫: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有幾個顯著的變化,第一個變化就是產業發展起來了,我們現在以外婆橋公司為中心的一基地+四中心的產業發展格局,通過這幾個產業的發展村級集體增收了、群眾致富了、市場主體達效了。第二個顯著變化是整個人居環境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改善。第三點我們下一步的這個定位更加精準了,就是建設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有機生態農產品的工業基地。
產業興旺,村莊宜居,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在白廟河鎮,我們能看到產業發展給鎮、村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了老鄉們對于美好鄉村生活的向往,也真真切切感受到產業興則鄉村興,鄉村興則農民富。展望未來,相信白廟河鎮會把家園建設得更美好,一個生態美、產業強、環境優的大別山地區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區也將逐步展現在大家眼前。
來源:羅田新聞網
(責任編輯 張奧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