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5月13日),由湖北省再擔保集團牽頭組建的湖北省科技融資擔保公司正式揭牌,將為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多方聯手紓解融資難。
資產無抵押、價值難評估,是困擾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今天成立的湖北省科技融資擔保公司,將針對性地聯動創業投資機構和銀行,為湖北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投擔貸”。缺乏不動產抵質押物但有較好經營前景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憑借股權質押或者知識產權質押,就能實現融資。
“在初創期我們有一些天使基金來介入;在小微階段的話我們就通過科技擔保公司來介入,為他們征信獲得融資;但他們成長壯大以后,我們通過資本市場引導他們上市來獲得融資。就是這樣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一個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監管一處處長董慧麗向記者介紹。
科擔貸、科擔快貸、科擔人才貸、科擔專精特新貸……不同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高層次人才,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專屬”產品。同時,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簡化擔保貸款的審批流程,探索實行“3分鐘申貸、0人工干預、1秒鐘放款”全線上操作的“301”模式,讓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能更加便利地獲得融資。
如何減少金融風險?2018年底,湖北嘗試改變銀行承擔100%貸款的風險,轉變為省再擔保、擔保機構、經辦銀行、地方政府共同分擔的“4321”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這次,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特點,調整了配比為“4222”,增加了政府的分險份額,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紓困護航。湖北省再擔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龍向記者介紹這樣設計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型企業的生命周期比較長,不確定性比較大,相對而言風險比較高。所以在我們的體系設計上,就降低了擔保公司的風險敞口,相應增加了政府的風險敞口,這樣子更有利于調動擔保公司的積極性,更好的服務于科技型企業的發展”。
有融資需求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未來只需要向各級科技部門匯報需求,科技部門匯總后將采用“名單推薦制”向銀行機構、融資擔保機構推薦,為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支持。預計到2025年,湖北省科技擔保業務規模將突破200億元。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吳彤 卞勇 責任編輯 徐珊珊)